關於智慧生活研究所 About Smart Life Lab

「從自己拿手或有興趣的事當創作的啟發」是一般在寫書、寫笑話、做影片時的不二法門

我沒有什麼生物科學背景,不過對於健康新知非常有興趣!具有新聞人的專業知識與好奇心的內容行銷創作者,對於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我都傾向自己先試試看、找找資料,能怎樣掌握的資訊的方式我一定立即身體力行。所以當與先生結婚一年後(36歲),就開始積極想生小孩,什麼該吃的,該檢查的無論多痛多不舒服都先做了一輪。完全沒下文。之後在第二年,我37歲時開始第一次人工生殖的嘗試。在中山醫院黎惠波那邊做了兩次 IUI,一次 IVF 仍槓龜。一共三次的促排,每次卵子都在 10 顆以上,IVF 受精後,D5的受精卵好說也有 BC, BB 的兩三顆,但卻連著床都沒有。之後也開始一連串在不同不孕醫師那邊的辛苦歷程。(個人經驗文章網站

在找尋生殖相關知識過程中,也讓我進階了解關於凍齡與長壽的醫學知識。其實說穿了就是因為 Youtube 演算法讓我認識了一些在上面的醫生及醫療相關的頻道,其中最重要的應該就是 Andrew Huberman。除了關於他主要研究與神經醫學相關主題,他也會邀請醫學界其他類型專家或醫師來做不同類型的探討。也因此重燃我對醫學新知及生理心理的關聯性。

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資訊,或是有任何建議,也歡迎你直接與我們聯絡!admin@smartlifelab.com

one cell lights up in different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