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alved avocado on a wooden table in the style of van gogh

如何養厚子宮內膜?【醫療篇】

植入前子宮內膜薄、厚度不足(小於7mm),是使胚胎無法順利著床是常見的不孕原因之一,醫學上主要用子宮腔內注射自體血小板血漿(PRP)來增加子宮厚度。

內膜薄的原因

雌激素或黃體素不夠:一般黃體期抽血檢查即可知道,一般做試管時醫師都會要求檢查,如果可進行下一步植入準備或需藥物補給,全由醫師診斷告知。
如何改善:一般給予賀爾蒙補給藥物,或食療一起。多吃補充富含維生素E及精胺酸食物,如:海鮮、肉類及堅果。其實這些食物之前在養精養卵的文章裡也有。多吃原型食物,少吃油炸跟糖就是準則。藥物方面如:Tamoxifen (TMX) 可增進雌激素,但須經由醫師診斷。

內膜受損:可能因之前手術(人工流產或子宮刮除術)後有沾黏或結痂導致子宮壁沾黏,如:阿修曼症候群(註一
如何改善:經醫師評估後會給予抗生素,之後追蹤檢查。

子宮血流不夠:在檢查出黃體期內膜不夠厚時,可檢查免疫是否有凝血太快的問題或是血液內含抗體造成的免疫問題有時候會造成血管收縮,比如TNF 或是LIF;血管收縮不同於血栓,血栓為血液裡面的品質有問題,結塊造成血管堵塞。

如何改善:先做免疫檢查,如果是免疫問題,則遵循醫師處理。

全台較推薦免疫醫師:(如有其他推薦歡迎投稿 admin@smartlifelab.com)

排除免疫問題後,可在植入前後作子宮動脈血流檢測,生殖中心幾乎都有此檢查。另外如果無過敏問題,醫師可開口服阿斯匹林或威而鋼塞劑來提升子宮血流。

子宮肌瘤:子宮鏡及陰道超音波即可檢查出是否有瘜肉或肌瘤。
如何改善:手術及休養,飲食最好戒斷油炸與糖類食物。

子宮內膜炎:子宮鏡即可診斷,發炎的子宮內膜會紅腫、點狀出血點,都是子宮內膜炎的特徵。好發時期為身體免疫力不好時,子宮內避孕器,分娩後、流產後、進行子宮鏡、或是進行子宮刮除後會有的現象。
如何改善:手術及休養。飲食最好戒斷油炸與糖類食物。

新興醫療技術上治療

子宮腔內注射自體血小板血漿(PRP) 

PRP原本是應用在骨科等疾病治療,漸漸開始被有效運用在生殖醫學方面。這是因為血小板富有多種生長因數與細胞激素,並且他有抗發炎與抗感染的特性,除了促進組織增生也可降低發炎的可能性。

PRP子宮內膜增厚原理

植入前1-3天,開始療程。子宮腔內的PRP療法主要是透過抽血方式,從患者的血液中將血小板分離出來,將注入子宮腔,可幫助內膜組織的增生。特別的是,PRP內膜增厚的來源是自身的血小板,便不會產生排斥反應,也可免去被傳染疾病的風險。

誰適合做PRP子宮內膜增厚?

💙 不孕症婦女的子宮內膜厚度小於7mm者
💚 重複性著床失敗
💜 在服用雌激素等藥物,沒有顯著效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內膜受損

以上徵狀者可考慮採用「子宮腔內PRP注射療法」,可增加子宮內膜厚度約 0.5 – 2mm。不過 PRP 療法會受限於女性本身的血液狀態,如果身體本身有細菌感染、或其他疾病或發炎狀態,都不適合進行。想要子宮內膜增厚懷孕的女性,建議還是先由主治醫師評估後再進行療程安排。

PRP目前的風險

由於 PRP 目前仍是屬於一項較新的科技,對於實際劑量上尚未有制定標準。其次,針對增厚內膜方式最好單獨使用某種特定方式以確保其醫療方式的有效性。但因為在求診時,一般醫生都會用許多不同做法讓求診女性可快點達到子宮內膜的理想厚度。接著,PRP 臨床實驗還需更嚴格的對照組來測試其有效性。另外,雖然 PRP 是用自己的血液分離出血小板,但也含有白血球,針對白血球相關疾病對於 PRP 治療影響目前尚未有很明確的結果,故 PRP 治療是否適用和有效需要進一步討論。最後,較長期的考量就是針對用 PRP 技術產出的嬰兒與他們的健康需持續觀察,尤其對於其子宮內膜癌症的好發率,目前是未知的。目前為止,PRP 這項技術僅開始應用在子宮內膜增生的功能僅 8 年,有許多細節跟嚴格的測試是尚未被實現的。因此 PRP 這項技術仍被視為相當實驗性及富爭議性的作法。務必請各位夫妻與自己主治生殖醫師做深入的討論。

參考文獻:Platelet-Rich Plasma as a Potential New Strategy in the Endometrium Treatment i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註一:阿休曼症候群是屬於一項後天性子宮疾患,指子宮內發生結痂、沾粘的情形,子宮壁相黏在一起,而依照沾粘的程度與區域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最常發生在施行人工流產或子宮刮除術後,因懷孕時黃體素的分泌導致子宮內膜修復速度變慢,加上手術本身或手術後可能發生的感染,都可能使得子宮內膜受傷,形成結痂組織、子宮壁沾粘。

延伸閱讀